在进入大学的时候,我就慢慢开始接触专业的文献,最开始课程老师要求一个学期做一次文献汇报,一个学期下来也就读那么几篇,并且效率极低。课程的老师会大概跟我们讲文献怎么读,但是这种大致的策略只是给了我一个方向。当我遇到具体文献的时候,我还会不知道如何开展,与之前不同的就是阅读的顺序,结果最后都是读完就忘。
之后的时间里,我要读的文献就越来越多,可能要因为一些会议以及课程、为了持续关注领域的最新进展、或是为了了解一个新领域等等。
我的学习三步骤按照之前的阅读方法,我的效率极低,因此我就在互联网上学习一些本科生、研究生、phd以及一些学术大牛的阅读方法,最终形成了我的阅读三步骤。
首先我们要先读,在这一步我把它分为三个步骤。我会先有一个粗略的阅读来看看这个文献值不值得我读,其次我在粗略扫读一下,最后就是精读。
其次就是记录,对于记录也是我学习论文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毕竟我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这个部分我觉得让给我最疑惑的是怎么记、记什么等问题。我觉得最终笔记的质量如何可以参照以下一些标准:
主题明确、了解研究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研究的贡献、重要性对摘抄引用来源进行引用对于每个摘抄自己的理解与想法以及一些学习到的关键知识(概念、理论、模型.....)拆解论文结构要知道怎么读论文,哪些地方值得读,哪些地方需要读,我们要先知道论文的结构,知道每个结构的内容,才能有目的性地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
第一部分是文章标题、摘要以及关键词这个部分对于我们了解研究主题非常有帮助,我们可以从文章标题了解文献中最最最关键的信息。
然后摘要部分主要是对整个研究的概括和总结,比如说研究主要做了什么、用了什么方法、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有什么意义......
之后看关键词,关键词的作用不仅可以表明文章主题、帮助判断文章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后期建立文章索引、方便我们后期进行文献搜索。
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主体的第一部分是引言,这里主要交代了研究背景,可能会介绍当前研究主题的进展,本次的研究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哪些解决了以及这个研究的意义。
之后是理论与假设部分,这里是在回应引言的问题,聚焦于当前研究来详细阐述研究中涉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已知的理论来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之后就是要提出研究方法,这一个在文献中一般都占有很大的篇幅。这个部分会对假设进行检验,比如说如样本来源于哪里,如何收取实验数据......
之后就是结果部分,在这里展示对数据的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来验证研究假设。
在讨论部分,是对前面实验研究结果、研究贡献的总结。在这里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升华,指出当前实验对实践有什么作用、指出研究局限之后提出对研究未来的展望。
之后就是研究的引用文献了,展示了文章一些背景的来源、文献中理论以及先前研究的来源。
具体过程判断这一步的目的是让我们对文献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决定它是否值得我们精读。
这一步骤我们先扫读一遍:
标题、摘要、关键词图片以及一些表格每个部分的标题(不要细看内容)结论引用文献(看看有没有你熟悉或者看过的)这一部分可以让我们心中对